昨天早上6点33分,在地铁1号线北端始发站堰桥站,地铁试乘首日的首班列车发车。稍晚一些时候,从南端始发站长广溪站开出了当天的首班对开列车。就此,为期6天的1号线地铁试乘正式启幕。截至昨晚运营结束前的8点40分最后一次统计,首日试乘客流总量超过2万人。
地铁运营方面表示,期待市民能反馈试乘体验信息,以便在试乘结束后为期1月左右的整改时间内按照市民的需求进行整改,让地铁更加便民。
试乘·亲历
一早就试乘地铁,他们捷足先行
地铁试乘首日,记者登上堰桥站发车的首班车,又乘坐了从长广溪站回程的对开列车,与来试乘的市民一起感受有地铁的城市生活。
人物1
首位乘客是个辛苦上班族 专为体验能否赶得及上班
昨天一早6点20分,市民肖先生就早早候在了堰桥站入口,成为1号线试乘首日的首位乘客,受到媒体关注(见下图)。家住惠山区金惠苑却在滨湖区上班的他,一直都挺为每天的上下班苦恼的,因为单位要求必须早上7点半到岗,为此他一直是早早起床,开车上下班。这次试乘他就为体验一下地铁能否让他在7点半前赶到单位。当首班车6点33分开车,他坦言“感觉不错”。
不过,金惠苑到堰桥站还有近3公里,肖先生是让夫人开车送抵的,按照1号线路线肖先生也最多只能乘到南湖家园站下车,然后转换其它交通方式,所以肖先生说,以后上下班选择何种出行方式,还得再斟酌考量。
人物2
年轻小伙替长辈“打前站”和银发族一起上了首班车
首班车发车时间早,不出意料的是老年乘客居多,车行至三阳广场站时,记者注意到这站上车的乘客中竟有一个年轻面孔。这位姓虞的小伙子是机场工作人员,家住东门附近,昨天特意赶到三阳广场站一睹全国最大地铁站的风采。他说他此行肩负着为外公外婆“探探路”的任务,“车行平稳不平稳、老年人乘需要注意些啥,都‘考察’好了,再和家人来个‘地铁游’”。
小虞还是个城建爱好者,2007年起他就很关注无锡地铁,希望无锡能尽快通上地铁,现在他最期待的是3号线,这样以后去机场上班就方便多了。他亦关心着无锡和江阴的地铁连通,希望锡澄两地联系更紧密。
人物3
送完当志愿服务者的女儿 两口子从南到北感受全程
昨天早上不到6点,市民徐忠一家三口就起床为试乘做准备了,陪着当地铁试乘服务志愿者的女儿去了服务站点后,徐忠就和太太先从金匮公园站上车,一路坐到堰桥站,然后折返,中途下车专门看了三阳广场站、南禅寺站,之后继续上车到了长广溪站。“运行很平稳,车厢里坐着很舒服,列车启动和刹车时都没什么太大感觉。另外,南禅寺站出口处的动态交通指示图做的确实不错。”徐先生说,他最关心两站间的间隔时间、报站声音,试乘时特别留意,“一站路差不多2分钟,倒是蛮合适的速度,报站声音也挺清楚,不知道正式运营时人多了听起来是怎样的,现在可比香港等城市的地铁报站声音清楚多了。”
徐太太坦言,地铁开通是一家人期待了好久的事情,女儿报名志愿者后,经常带来地铁的“一手”消息,一家人常围坐饭桌津津乐道。
试乘·统计
首日长广溪站最热闹
试乘者多为前往观光
根据地铁运营方面的统计,截至20点40分,地铁1号线进站总客流为21833人。大多数体验者抱着观光的心态去往长广溪,因此长广溪站客流居首位,为3553人,三阳广场站3065人,南禅寺站1897人。出站总客流为20153人,其中长广溪站为3678人,三阳广场为3195人,南禅寺站为2462人。地铁客流组织、设施设备、后勤保障、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状况良好,列车正点率达到100%,列车兑现率达到100%。
记者在现场观察,无锡市民的普遍素质较高,积极遵守进出站规范和乘车要求,遵守车站秩序,确保了首日试乘活动的顺利进行。不过通过首日的试乘活动,也发现了极少数乘客存在脱鞋、在座椅上躺卧行为,还有儿童在列车内追逐等。
首日的试乘活动是无锡地铁试运营前的首场市民考验,由于试乘期处于无锡地铁“压力测试”阶段,站内设备处于调试阶段,因此试乘首日出现了个别站厅通风系统不畅,地面出现返潮现象,以及部分站点存在电扶梯运行不畅的状况。针对以上问题,无锡地铁在第一时间展开优化整改工作,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运营服务品质。
未来几天还将有大批试乘市民,希望乘客出入地铁及乘坐列车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,遵守各项乘车规定,不要将车辆停放在车站门口,不要随意踩踏潮湿的草坪,以免污染物被带入车厢,影响列车的整洁,杜绝相关不文明行为。同时,希望市民提供合理建议,以便不断改进服务质量。
试乘·声音
果断不挤公交
“地铁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”三阳广场站上车的市民孙阿姨说,“不久以后去市场买菜再也不用挤公交了。”
求人帮忙留影
“小伙子,能帮我们拍两张照片吗?”早上8点左右,开往长广溪方向的列车里,张老伯兴致勃勃地掏出自己的手机,递给旁边的一名志愿者小伙,请求帮忙拍照留念。快门按动前,他的老伴还俏皮地在腮边摆出了“剪刀手”。
“地铁红”忙哩
“带小朋友的,请和小朋友一起通过闸票口哦”、“扶梯较高,请大家站稳扶好哦”……很多站点一早就遇到了老年人试乘群体,还有的带着儿孙,早有准备的地铁工作人员、志愿者不厌其烦地上前引导、提醒,他们的一身“地铁红”也让很多人盯着看许久。
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